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游戏版号全称《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审批》也叫游戏出版运营的批文号,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核发布的,对于游戏根据著作权(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和[计算机游戏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游戏软件厂商或者个人作者开发的游戏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就受到著作权(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的保护。
游戏版号是对游戏名称的保护。著作权证书保护的是游戏的代码,名字登记是可以重复的;
而游戏备案登记的作品名称是根据著作权证书的名称(可以是简称)来的,是不允许重复的。
例如现在有甲乙两家运营公司,游戏软著登记证书的名称均为A,甲公司先办理了游戏版号(名称A),乙公司则不能以A来申办游戏版号(不能重名),要申报版号只能先进行软著名称变更。而且甲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让乙停止以A名称运营推广该游戏的。
随着游戏市场的火热,国家对游戏的审核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手游也不例外),游戏版号也是其中审查的重点。不具备游戏版号面临强制下线的可能,下线意味着损失信誉、用户丢失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有朝一日可能会全面监管起来(预测)。
游戏版号引起了很多单位的重视,已成为与一些发行公司和代理公司进行合作的必要文件。
七大类游戏(不涉及政治,军事,民族,宗教,没有剧情介绍,角色扮演等题材内容且无故事情节简单消除类、跑酷类、飞行类、棋牌类、解密类、体育类、音乐舞蹈类、休闲益智国产移动游戏 简称:七大类) (手游不需要做防沉迷备案,但是除了王者荣耀它是特殊的,具体想了解查去年新闻噢。)
【棋牌类申请版号:不能直接比大小的赌博类型棋牌游戏,比如牛牛、炸金花、德州扑克。】
非七大类(带有对战、角色扮演、剧情等非上述类型国产移动游戏简称:非七大类)
很多人都在想我其实就想办一个游戏版号,有的是被第三方合作方要求有这个证,为什么办个版号牵扯一大堆证件出来?属实有点蒙?有的人根本不敢相信,觉得都是骗子搞推销的,那么下面我来澄清下我们不是骗子,解释下为什么牵扯这么多证件呢?
(解:如果公司只是负责研发没有运营那么可直接申请ICP然后来申请版号。)
但是游戏运营类的公司,就必须要申请网文,然后才可以申请ICP,*后才能申请版号
(解:公司想运营游戏必须要去文化厅做上线运营备案,那么文化厅会让公司提交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所以必须办了网文然后申请ICP *后才可以申版号。)
有人问到那为什么办理网文? 如果是游戏运营公司,你的游戏肯定要上线推广运营,那么你必须要去文化厅做游戏上线运营备案 这是文化厅会要求公司提供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所以必须办理网文,并且你是游戏运营公司必须要办理ICP那管局也会要求你提供网文才可以办理ICP,然后才可以办版号。
游戏软件著作权就是游戏的源文件的版权,这块肯定是开发商才有的,而且ICP许可证一般是游戏运营公司才有的资质(有部分游戏开发商也有ICP许可证),如果说游戏运营商办理游戏版号,那么肯定需要得到开发商的软件著作权授权,如果开发商自己去申请,那么首先需要得到运营商的ICP许可证授权,或者自己公司去申请ICP许可证;也就是说双方都可以申请,但是,每款游戏只可以有一个版号,也就是说,如果是运营商办理的游戏版号等到合作起到了,开发商想找别的运营商代理游戏,那么只能让之前的运营商注销了游戏版号之后才可以再次申请。这种情况下,在协议书里面一定要注明,否则对方不给注销,那么您这款游戏就没法让其他公司运营。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麻烦,大多游戏开发商都选择自己企业办理的。这样对方就只有负责运营游戏,而所有的版权都在游戏开发商手里。
以上编辑我是把尽可能用到的想到的知识都写上了,若有不详细大家见谅,或电话咨询我。
上述网络游戏出版公告整理自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网站公告栏目,不代表该网络游戏出版由我公司代理取得。
凯迈乐软件著作权登记网自成立来,一直致力于提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服务,赢得众多机关单位、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的信任,成为长期框架协议服务商。
公司坚信人才是服务客户的基础,支持公司员工积极参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华商标协会等组织的代理人学习,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良好的学习办公环境,寻求有相同价值观的您加入我们。
中,至少有8款游戏发行公司出现团队解散、业务裁员等经营异常情况,异常比例约17%。
一位游戏公司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版号恢复核发或许会为游戏行业带来向好趋势,但业内仍持冷静和观望态度,2021年动辄以百万年薪抢夺人才的现象或难重现。
此前的4月11日晚间,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公布4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45款游戏获批。其中,百度、吉比特、心动网络、三七互娱、游族网络、中青宝、莉莉丝、创梦天地均有游戏在列。这距离去年7月一批游戏版号公示,已经过去近8个月。
对于游戏行业从业者而言,版号恢复核发的当天晚上,欢呼雀跃的程度不亚于过年。
在版号恢复核发的当天,心动网络CEO黄一孟发朋友圈表示:“今晚包饺子”,总裁高炼惇则分享了一首歌《Feeling Good》;游族CEO陈芳称:“香槟都开了。”君海CEO陈金海则在凌晨5点发朋友圈称:“真不容易,三年熬一个项目。”
尽管如此,版号对游戏行业的提振效果依旧明显。从市场表现来看,版号恢复核发第二天,整个游戏板块整体飘红,市场很直观的给出了版号重启的反应。
4月12日,冰川网络(300533)、大晟文化(600892)、(002174)等游戏股涨停开盘,(300052)、(603444)、(002555)等涨超7%。但在当天收盘时,上述公司股价已经开始回落。以为例,在开盘快速走高后,迅速跳水翻绿,一度跌幅超7%,*终收盘报23.63元,跌1.95%。
据记者了解,目前业内对版号恢复核发仍持观望态度。不少从业者表示:“还是需要等到下一次版号的核发,才能对目前趋势有更明确的掌握。”沪上某头部企业的从业者向记者表示,此次版号核发对T1-T2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原来的现金流比较充裕,主要对小型游戏企业和工作影响更大,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营收。
不过也有游戏企业开始转型调整。澎湃新闻记者根据公开电话,尝试联系包括《魔眼乱斗》、《梦幻小狗》、《小小城主》等多款游戏登记运营单位,要么被告知“打错了”,要么无法接通电话。
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团队调整在版号暂停发放前也不罕见。例如公司在立项研发时,可能对项目前景很乐观,然后开始研发和申请版号,但是申请流程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在此期间可能有各种突发情况发生。“即便版号发下来了,可能游戏早已经停止研发,或者放弃了商业化,此次版号暂停发放只是加剧了这样的情况。”
从招聘角度看,版号则成了游戏公司吸引人才的“硬通货”。在版号恢复的第二天,一家游戏公司在主页上更改了自己的招聘启事,其中重点提到:“在研项目已经取得国内版号。”
“按照往年的传统,金三银四一直都是游戏行业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季节,但今年完全不一样。”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版号恢复核发或许会带来新一轮招聘,但很难回到2021年的“抢人大战”。“在经历过这一轮版号暂停之后,大多数游戏公司其实也清醒不少,人才招聘方面可能要求会更高,毕竟现在的版号是稀缺资源,不能浪费,想要把项目做好肯定需要有更优质的人才。”游戏行业观察人士张雄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
“在整个游戏行业出海浪潮比较热的情况下,大多数游戏厂商也都是将目光放到海外,那么这类人才可能会成为行业的香饽饽。”张雄认为。
此前某游戏行业部门负责人曾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游戏行业人才流动性大,在2020年左右曾出现“抢人大战”,不少公司开出极高薪资挖掘人才。
“2020年,某公司曾公开表示要用年薪百万从全球招聘艺术家;上海游戏圈TA、引擎、美术等稀缺岗位的薪资涨幅20%-30%;某新锐大厂为招揽一位腾讯策划,不惜开出30w签字费;不少招聘HR不到30岁,但年薪已高达70-80万。”
根据记者观察了解到,目前第一批版号的恢复核发,没有对游戏人才市场带来明显影响。“主要是这批版号发放总量较少,只能说状况有边际改善,但没有反转。”一位业内人士称。
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未经批准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网出版运营。自此,版号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根据澎湃新闻记者统计,2017年国产与进口网络游戏版号累计发放数量为9368个,2018年为2064个,到了2019-2020年,版号数量则分别为1570个和1405个。在2021年,过审的游戏版号数量仅755个,版号数量呈现明显的逐年降低趋势。
此前,游戏版号也曾经历过一轮暂停发放:因机构改革,版号曾经从2018年3月起暂停9个月,并在2018年12月恢复发放。而从《通知》下发到第一轮暂停发放之间,曾是游戏版号数量高峰期:据统计,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发放的版号,占据11年来过审游戏版号总数量的68%。
“那段时间的版号数量可以看做是狂野增长,近两年来,随着行业政策的收紧,包括相关规范的制定,版号发放总量也已经到了逐步调控阶段。”一位券商分析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整个行业来讲,版号重启其实也意味着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在总量调控的背景下,想要申请到版号这种稀缺资源,在考虑游戏内容合规的前提下,率先拿到版号只能去提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会促进整个游戏行业健康的向前发展。”
从资本市场的态度来看,整体还是对游戏行业表现出信心。招商证券研报显示,随着后期版号重启发放预期开启,预计游戏板块将迎来首轮反弹。游戏出海、元宇宙与VR/AR游戏,将成为今年游戏板块的核心驱动主线。
认为,相对于2018年前后游戏行业版号秩序较乱、棋牌类等特殊品类游戏监管欠缺,当前游戏行业整体秩序更好。且各家游戏公司积极拥抱监管,高效从严落实监管要求。强监管下也能实现对精品游戏产品的保护。
而国金证券则在研报中分析称,游戏企业估值目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关注优质游戏公司估值中枢回暖。例如以腾讯为代表的游戏公司仍处于估值较低水平,随着版号的恢复发放、游戏出海的持续推进,可以进一步布局优质游戏公司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上述两家券商,多家研报几乎一致性地对出海业务表现出兴趣。此次获得版号的游戏企业之一,董事长卢竑岩也于近日在业绩会上表态称,现阶段公司对新立项产品均要求其题材能够在海外发行。
“高质量出海仍是投资主线,关注游戏上市公司国际化进程。流量紧缺和总量控制的大背景下,国内游戏市场增长放缓,大规模、高质量的国产游戏出海更符合文化输出导向,同时,相对平台出海,游戏作为内容产品也面临更小的海外监管风险。”券商研报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