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版号公司交易平台
游戏版号、苹果企业开发者账户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U交易)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
1337-8662-865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 联系人:1392-8451-954 伍经理
    电 话:
    传 真: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西岸银座B栋30
游戏版号转让 > 游戏版号资讯 > 腾讯游戏“现金牛”产品前景不明版号重启难解焦虑

腾讯游戏“现金牛”产品前景不明版号重启难解焦虑

分类:游戏版号资讯 时间:2023-02-24浏览:15

腾讯游戏“现金牛”产品前景不明版号重启难解焦虑

  1月29日,第五批游戏版号已公布,截至目前为止,共计发布447款游戏。腾讯获得3个版号,网易仅占一席。

  在这些已获审批的游戏名单中,却难见吃鸡和棋牌游戏。其中腾讯获得审批的两款游戏《折扇》和《榫接卯和》是腾讯*新尝试的功能性游戏,*新公布的《浪漫玫瑰园》是类似于QQ农场的种花游戏,在吃鸡和棋牌这类“现金牛”产品面前,实在“难堪大任”。

  据腾讯方面透露,未来功能性游戏会是腾讯在游戏社会价值探索方面的布局重点,大部分都以传统文化,或是与故宫等文创机构合作的项目。

  某业内人士称,功能游戏是对游戏的社会价值的探索,跟主要的游戏业务并没有太大关系。

  虽然游戏版号放开,一度使腾讯股价大幅回调,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但是作为现金牛产品的吃鸡和棋牌游戏目前仍前景不明,腾讯游戏方面的焦虑似乎仍未消散。

  在已公布的游戏名单中,获得版号的棋牌游戏只有一款,名叫《波克大众麻将游戏软件V1.0》,是一款端游,出版单位和运营单位都是上海波克城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并不是利好,这款游戏是端游,绝大部分棋牌是属于三类手游,目前还没有三类手游的版号出来,还是得看之后的版号或者相关规定,我认为棋牌的政策基本上不可能松动。”易观分析师廖旭华分析称。

  2018年4月20日,一则“即将出台的棋牌类网络游戏管理政策重要提示”在各大媒体平台间传播,该提示称,要求各平台不得提供德州类游戏的下载,并于6月1日全面终止德州类游戏的运营。而此前,德州游戏曾多次被央视等媒体点名批评涉嫌赌博。

  随着腾讯《天天德州》、竞技世界《JJ德州》等接连退市,苹果APPstore几乎搜不到几款德州游戏,该传言似乎得到了“证实”。

  彼时,腾讯方面给出的游戏退市理由是因公司业务调整。但这一理由略显牵强,就在腾讯宣布游戏退市的前5天,天天德州刚更新了*新版本,即将举办的 2018年WSOP CHINA大赛也在如火如荼的宣传中,此次喊停更像是一次迫不得已的妥协。

  除了德州游戏接连退市,棋牌游戏赖以盈利的好友房模式也纷纷被暂停使用,这对棋牌类游戏公司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以致于市场对该类游戏持续看“空”。

  蓝鲸TMT记者此前曾走访过一家老牌棋牌游戏公司竞技世界,据该公司员工透露,德州游戏属于盈利较大的项目,德州业务被砍加上房卡模式被暂停后,棋牌行业都不太好过。所以公司在十一之前裁掉过一批人,主要是因为砍掉了几个项目组。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棋牌游戏目前涉及的不仅仅是新的版号问题,还有其他监管问题。

  版号开放对棋牌游戏来说,并没能有效改善当前的状况。短期内,棋牌游戏似乎仍然会持续在高压政策下艰难前行。

  除了棋牌游戏,更让外界关注的是吃鸡游戏。毕竟去年腾讯因为《刺激战场》和《全军出击》两款吃鸡游戏没能拿到版号无法商业化,游戏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致使股价暴跌。

  据2018年财报显示,腾讯2018年上半年智能手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9%及环比下降19%至人民币176亿元,腾讯方面对此的解释是由于热门战术竞技类游戏尚未商业化及新游戏发布排期的影响。

  2018年腾讯、网易两家游戏大厂相继推出多款“吃鸡”手游,光是腾讯就有三款“吃鸡”游戏内部赛马。由于未能拿到版号,这三款游戏目前仍然在测试阶段,没有新的变化。

  在*新公布的第四批游戏版号名单中,终于出现“吃鸡”游戏的身影,但是发行商既不是腾讯也不是网易,而是来自于一家小游戏公司。

  据原广电总局官网显示,《求生:英雄峡谷》手游获得版号,据悉,该游戏是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求生竞技类型的、公平竞技英雄对战移动网游。结合了时下*流行的求生模式+MOBA手游玩法,是典型的“吃鸡”游戏。

  易观分析师廖旭华表示:“其实吃鸡类游戏面临的困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经过一年时间之后,市场和监管对吃鸡类游戏的认知一直都在越来越理性和全面。”同时,他认为,刺激战场现在每天都在烧钱,腾讯和监管都不太可能接受这么大的用户量无法商业化。

  就目前的版号开放情况来看,腾讯吃鸡游戏虽有望获得版号,但是具体时间未定,短期内仍不能解决商业变现的焦虑,另一款现金牛产品棋牌游戏前途未卜,腾讯游戏仍面临巨大挑战。

现在休闲类游戏申请版号需要多少费用?

  1、国产游戏版号办理时间周期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受理后60-90工作日完成游戏出版备案批复。

  2、企业申请游戏版号的费用大概在3w左右,具体看公司满足的条件确定;企业申请游戏版号的价值是:版权维护:版权相当于游戏的出生证明,是保护开发者游戏著,作权的法律文件具有国家法律效应;游戏运营:

  1、游戏研发单位授权或运营游戏产品需要具备游戏著作权,进行游戏著作权登记,也就是游戏版权登记;游戏运营单位和游戏出版单位需要签署一份出版合同,并将游戏申报材料准备好提交给出版单位,由出版单位进行对游戏出版申报材料进行核查;

  2、由出版单位根据《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对游戏出版材料进行审查,出版单位审查通过后报至新闻出版广电市局,然后报备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行批评;

  3、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批准后,由出版单位负责给该游戏光盘分配中国标准书号(ISBN)。

  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据我所知,这个市场一直比较混乱,报什么价的都有。那我就粗鲁地把行业底裤给扒一扒,帮大家捋一捋,看看究竟多少算合理区间。

  由于绝大多数游戏厂商并非【网络出版服务单位】,所以,无论是你找了每天对你谄媚不已的中介小张,还是对你坚持早晚问候一遍的十项全能资质代办小李,*终,你的产品还是要通过出版社/机构送审才有可能成功拿到版号(只收钱不办事的另说)。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乱人眼,使人难以选择。由于我所在的单位此前的全部业务/渠道都是外包的,所以和中介打交道比较多,这种机构的业务员大多都习惯性的胡诌,承诺是张嘴就来,专业知识几乎为零,逼单话术倒是一套又一套,在未经我们评估的时候,定金就已经打了过来,看看这效率,多么的感人。一切为了KPI,管你能不能下呢 ?

  有人说了,下不来是要退款的呀,那你就太天真了。(请注意,这不是针对某一家,是几乎整个行业生态就是这样)

  代理机构的策略无非就是利用低价,和短期内包过的承诺让你上钩,后来再以各种理由让你加钱,要么就是.......所以,我一再跟大家说,便宜才是*贵的,不要图便宜。

  众所周知,出版社均为国企(为数不多的几家仍为事业单位),且具有网络出版资质的出版社才能够从事游戏出版服务,所以,一般的出版社也都是佛系接单,你想找的出版社可能连个官网/电话也没有,再加上这两年的总量调控,使得业务异常的惨淡,大多数出版社更是停掉了这部分业务。待更。。。。。。

  这个方面不同地区的出版社价格方面出入还是挺大的,不过申请版号*重要的还是看出版社是否专业,可靠,可以通过查询这个出版社近半年的下号率来判断。

  休闲类游戏如果是不涉及政治、军事、民族、宗教等题材内容,且无故事情节或者故事情节简单的消除类、酷跑类、飞行类、解谜类、体育类、音乐舞蹈类等休闲益智国产移动游戏那么价格一般不超过3万,常规的复杂类游根据游戏实际情况一般在3-5万左右。

  如果只找价格便宜的,那么大概率会遇到中介,他们*终也还是要把游戏交给出版社,版号交给中介机构很可能会导致游戏被多次打回,导致整个游戏审批周期拖延到正常审批周期的2到3倍甚至更长,*终大概率是办不下来,自己和游戏团队都很疲惫,游戏也不能在预定的日期上线。

  版号办理期间是需要出版社和研发范围无缝沟通的,期间游戏的修改,资料的准备等,所以直接一步到位找出版社是*省事的,出版社没那么多套路。

  大陆游戏没有版号是上不了架的,一般企业申请游戏版号的费用大概在3w左右,具体看公司满足的条件确定;由于版号申请需要具有网络游戏出版资质,所以一般会找有出版资质的机构申请,这个主要是由申请的出版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三类的和四类的价格上也会不同。

  游戏版号是由新闻出版署审核发布的对于游戏根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游戏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游戏软件厂商或者个人作者开发的游戏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就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同时,游戏版号也是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意相关游戏出版上线运营的批准文件,只有取得版号的游戏才能上线运营,否则属于非法运营,一旦被查处游戏会被立即下架,运营单位会处以游戏运营收入10倍的处罚。

  凡是内部有商城或者内购系统,或者需要在平台上付费购买的游戏在上线各平台运营之前都需要有版号的,如果是通过内部广告变现的目前暂时不需要版号(这个只是暂时的,版署目前对于这种方式进行限制,可以肯定以后所有上线游戏均需要版号)。

5月手游版号数据:过审813款地方性棋牌占比高

  截至2017年5月,共有约8500款手游获得版号。5月过审游戏款数共820款,其中手游813款,基本与4月持平。在5月过审手游中,《崩坏学园》、《拳皇98终极之战OL》、《太极熊猫3》、《择天记》、《剑网3》等明星产品赫然在列,而已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得SLG游戏《阿瓦隆之王》也获得版号,接下来应会在国内进行推广。

  5月份过审手游中,七大类产品数量516款,占比63%,仅比4月回升1个百分点,基本维持着3月以来的6成比例。

  从游戏类型上看,棋牌游戏毫无意外地再夺榜首,款数排名TOP6的依旧是棋牌、RPG、益智休闲、消除、捕鱼和SLG,连续三月未发生名次变动。其余长尾类型数量相对较少,只是位置微调。

  5月获得手游版号的出版单位共100家,比4月增长11家。 11家出版单位入围过审手游款数TOP10榜单,其中杭州群游、天津电子出版社和杭州润趣3家为新入榜单位。具体排名方面,咪咕互娱排名上升两位,继3月登上榜首后再度登顶,其旗下过审产品多为轻度休闲益智类型。

  5月获得手游版号的运营单位合计432家,比4月份多出33家,咪咕互娱蝉联榜首,且纵观出版单位TOP10和运营单位TOP7,咪咕互娱是唯一一家登上双榜的单位。

  半年前昆仑万维对闲徕互娱、天神娱乐对乐玩网络的两桩天价收购案,引发了行业对棋牌游戏尤其是地方性棋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棋牌风口说”甚嚣尘上。不过随着房卡模式的普及,其负面效果也逐渐显现,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广电总局此前曾出台政策规范地方性棋牌游戏的发展,令其热度有所冷却。不过从版号数据来看,棋牌游戏过审数量不仅丝毫未受影响,5月更是有所增长。下图是5月过审棋牌游戏的类型分布。

  数量*多的还是国民棋牌麻将和斗地主,其中尤以麻将数量*多,占比超过一半。而从所属地区来看,地方性棋牌火热的现状从版号数据中得到了印证,5月过审的238款棋牌游戏中,地方性棋牌134款,占比56%。地方性棋牌*显著的特征是名称中带地名,此外还有部分没有地名,需要逐一区分,比如卡断勾麻将出自四川崇州,拳拳花牌出自湖北宜昌,杠次麻将出自河南洛阳。

  纵观2017年5月手游版号数据,七大类产品的比例和RPG的持续强势印证了笔者此前的分析,即除少部分库存产品外,目前申报版号的,绝大部分都是新产品。以市场形势来看,棋牌和RPG的强势未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长远来看,SLG和更多细分品类占比将会有所增长。

  6月23日苹果游戏榜单:《古剑奇缘》进入免费榜前十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杨虞波罗)截止到2016年6月23日10时,苹果商店游戏排行榜情况如下: 付费榜中,《大话仙缘》、《龙魂战役》、《剑意修真》、《进化启示录》进入前十,《灵域修仙》、《黑暗使者》、《DoodleJump》、…【详细】

  泛娱乐国际孵化器落成 艾格拉斯启动“E+计划”人民网6月23日“E+计划”暨艾格拉斯泛娱乐国际孵化器启动仪式6月22日上午在成都举行,在这场主题为“泛”时代,“艾”不释手的孵化器启动仪式上,艾格拉斯同时宣布了未来发展规划:迈入全新纪元,打造国际化泛娱乐生态。艾格拉斯泛娱乐国际孵化器…【详细】

  2017第二届中国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即将举行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沈光倩)2017第二届中国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新闻发布会近日在荔波举行,该动漫节将于7月21日在世界遗产地——荔波举办。为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本次动漫节组委会特别推出全国首个“一带一…【详细】

11月游戏版号公布 游戏版号有什么作用

  11月一批游戏版号公布了,此次获得审批的一共有70款游戏,大多数是移动端游戏,那么,游戏版号有什么作用?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2022年11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更新了11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其中,腾讯终于拿到游戏版号,网易(09999.HK)也再度跻身审批名单之列。

  这是2022年下发的第六批游戏版号,此前10月曾断更一批。本次获得版号审批的游戏共70款,除2款客户端游戏、5款移动和客户端游戏外,均为移动端游戏。

  具体来看,拿到版号的游戏和厂商包括:巨人网络(002558.SZ)的《太空行动》、拓维信息(002261.SZ)的《方舟:黎明英雄》、完美世界(002624.SZ)的《迷失蔚蓝》、恺英网络(002517.SZ)的《归隐山居图》、中青宝(300052.SZ)的《藏武》、心动网络(02400.HK)的《退休模拟器》、莉莉丝的《战火勋章》等。

  游戏版号是相关监管部门同意游戏出版运营的批准文件,简单来说,没有游戏版号的游戏便无法上线运行,也无法开通买断制或内购制等变现渠道。

  随着版号常态化发放恢复,游戏板块估值及游戏公司业绩都将迎来修复。同时,目前游戏行业精品化趋势及出海红利明显,精品游戏可突围实现较好的流水表现,游戏出海仍处于红利期,也能为公司贡献一定的增量。长期来看,游戏行业仍然具备较好的成长性,具有强研发实力的厂商将享有红利,市场集中度和头部稳定性都将提升。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今年以来,版号发放数量稳步提升,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版号相对已经进入常态化发放的阶段。预计未来版号限制和政策压制因素将不再是游戏行业核心矛盾,关键点在于产品、内容质量、文化元素等核心竞争力。

手游版号买卖“生意经”:单个*高被炒到近百万

  距离版号暂停发放已经过去了7个月的时间,表面上看各大游戏厂商都依然在忙碌地发新产品,但暗潮涌动之下,其实版号的暂停对游戏行业影响甚大。以至于有不少团队为了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铤而走险地选择了“买版号”。

  小光(化名)是一家中小游戏发行公司负责产品接入的人员,按照原计划他们公司的一款魔幻类的手游应该在今年5月份左右就能拿到版号,但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了。起初四月份有人提出版号怎么没有照常下放的时候,小光公司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审批结果还没公布而已。然而到了六月份,消息传开之后,大家都确定了版号暂停的事情,小光公司慌了。

  “没想到真的就暂停发放了,而且我们一直等到了8月份,依然没有消息,产品都已经做好等着发了”。于是他们动了“买版号”的念头。

  小光在微信上搜索“版号”,在多个群中找到了几个可以做版号交易的人,一一进行了询价。

  像小光公司这样的团队不在少数,特别是中小公司,一两款产品就定生死,为了不继续拖下去,他们不得不选择买版号。“买卖版号”至此也逐渐扩展成有专人专职的产业链。

  而按照此前每个月的审批节奏,预估至少有超2000款游戏在等待版号,换句话说,现阶段的游戏市场,对版号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

  “版号停发之后变化*大的是价格。”一位版号中介人员告诉笔者,因为版号申请周期太长,完全敲定差不多需要六个月,所以版号买卖在市场一直都是存在的,不过现在版号价格不太稳定,“可以说一天一个价”。

  “供不应求”很能说明现在版号市场的情况,在典型的卖方市场下,近期一个版号*高被炒到了近百万,与之前相比几乎翻了10倍。尽管如此,好的版号还是很抢手,如果说以前还可以“货比三家”,现在稍作犹豫很快就被截胡。

  据相关从业者透露,按照不同的游戏类型,版号价格有较大差别。比如跑酷、益智等偏休闲类游戏一般不会超过30万,而传奇、仙侠、三国等类型的价格如今都居高不下,基本都在40万起步。

  此外,游戏名称在版号买卖中也有学问。“版号价格也要看名字,比如同样两款塔防游戏价格可能会差2倍。”尽管价格高昂,多数游戏公司还是会从游戏名称优先考虑,以便上线之后更容易吸量。

  当下,版号何时恢复审批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对于游戏公司而言,游戏尽快上线似乎才能求得心安。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只剩下手中游戏能否和现成版号对得上的问题了。

  由于中小游戏公司往往没有提前储备版号,面对突如其来的版号审批暂停,对于他们而言有些措手不及。即便是“买版号”,如何将新游戏套上这些已经获得版号的游戏也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游戏版号申请需要提供游戏名称、游戏类型等文字内容,以及场景图片、人物图片、游戏截图等图片内容,部分游戏还需提交演示视频。从这个角度来说,基本不会有两款一模一样的游戏,即便是换皮产品。

  那么,游戏公司买版号主要看什么?在与版号中介人员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游戏类型”和“游戏风格”基本上是第一考虑要素,虽然游戏内里不一样,但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如果能够靠上一点边则更加合适。

  而经过仔细的挑选,在这之后即便游戏“正常”上线,也要面临被查处的风险。套用其他游戏版号上线的产品,一旦被发现也将面临下架。

  不过有趣的是,版号中介人员基本上对于这一风险不甚在意,不少人对笔者表示,“被查处保证退款”、“至今还没见过买版号被查出的例子”。也有的并不单卖版号,选择将整个公司转让以此规避。

  诚然,从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版号监管并不算严格,亟需新鲜血液的各大渠道在产品资质审核方面也会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

  现如今,整个版号市场处于存量状态,一方面是版号贵、版号难,另一方面在机构改革的档口,手握版号的公司却收获颇丰,2018年收入翻了几番。据笔者了解,目前有的公司手握版号数量甚至达上百个。

  当然,囤版号的公司毕竟是少数。现阶段市场上的版号大多并不集中,前面提到的“中介”便是汇聚这些版号的主要收口,大部分版号需要“中介”点对点和商务或者CP对接。

  其中,游戏公司储备的全新版号拿出来进行交易属于少数,这些转接的版号大多是停止运营或者生存空间几乎为0的游戏,倒不如拿到版号买卖市场增加一笔营收。

  一般而言,版号授权期限也分为两年或者买断,当然后者的价格更高。除了类似于三国、仙侠等类型走高价买断之外,休闲游戏由于生命周期不算长,更多游戏公司会选择两年“租借制”。也有版号办理人员建议笔者,选择价格更高的买断之后也可以转卖出去,“版号永远都不愁卖”。

  尽管目前这条产业链上依然有不少人参与版号交易,但买卖版号绝对不只是价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版号交易并不合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广悦律师事务所的杨杰律师团队,他们从法律角度解读了版号交易的风险:

  “通常我们所俗称的“版号”,包括“审批文号”以及“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是网络游戏上网出版前,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规定,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批,经审批同意相关游戏出版上线运营的批准文件。

  “版号”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认网络游戏内容合法合规,并可以出版上线后颁发的批准许可。因此,对于这一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并不存在可买卖或者可交易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具的记载了版号内容的《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核发单》里,只记载了网络游戏名称、游戏类型、出版单位名称、运营单位名称,因此在实操中,买卖版号的交易往往通过获准使用该游戏产品的名称、获得该案游戏产品的运营权或者转让该游戏产品的著作权等方式来进行。而事实上,购买版号的主体虽然仍然使用这一游戏产品的名称,但是实际运营的内容与原审批的网络游戏产品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已经批准出版的移动游戏变更游戏内容应依其所属类别重新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变更出版服务单位、游戏名称或者主要运营机构也应经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理变更手续。

  如未按照规定要求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即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一经发现,相关出版行政执法部门将按非法出版物查处。可能会面临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权予以取缔,罚款等方面的处罚,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处罚外,如果在版号买卖的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侵犯他人合法的商标权、著作权等权益的地方,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而除了法律风险之外,据了解,目前主管部门还会重新复查已经审批了版号的游戏,查看是否有“货不对版”等违规现象。也就是说买卖版号的风险其实非常大,处理不好很容易功归一篑。

  而另一方面,买卖版号的背后,同时也透露出了不少从业者的无奈,就像小光告诉笔者的:“如果有别的办法,谁又愿意买版号呢,成本还那么高。”诚然,游戏行业对版号的渴求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整个行业都期盼着有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

  秉承着“以信为本、四海畅游”的经营理念,信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用户群体不断增加。整个团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不断为游戏行业的繁荣增砖添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tag:

在线企业微信客服

Processed in 0.400319 Second , 4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