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随着2021年*后一天即将过去,国家新闻出版署(以下简称版署)全年发布的新游戏版号数也定格在了755这个数字上。换言之,自7月22日版署发布7月份过审游戏版号算起,版号发放已经暂缓了五个月有余。
受此影响,今年游戏版号总量相较过去两年出现明显下滑。根据GameLook的统计,与2020年发放1405个游戏版号相比,今年的版号总量减少了46.26%,近乎“腰斩”,而自2018年开始版号总量已连续四年递减。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新游戏送审申请版号的流程并未暂停,只是版号发放暂缓。在一系列游戏行业监管新规相继实施,步入2022年后,国内游戏企业仍需耐心等待新一批版号发放。
根据GameLook统计,今年1-7月,除3月份版号发放数达到166个外,每个月国产游戏版号发放量均维持在85个左右,而进口游戏仅在6月进行了全年唯一一次版号发放,发放量为76个。
手机游戏:2021年共计有712款移动游戏获得版号,相较于去年1299款下降了45.2%。其中国产手游658款,占比92.3%;进口手游55款,占比7.7%。值得注意的是,手游版号总占比再创新高,达到93%,手游作为国内游戏厂商主战场的地位正愈发稳固。
PC客户端游戏:2021年共计有33款PC客户端游戏获得版号,相较于去年77款下降了57.1%。其中,国产端游22款,占比66.7%;进口端游11款,占比33.3%。
网页游戏:2021年共计3款网页游戏获得版号,相较于去年6款下降50%。获批页游全部为国产游戏。联想此前南方某页游时代的明星厂商大规模裁员,网页游戏的全面衰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主机游戏:2021年共计有17款主机游戏获得版号,相较于去年30款下降了43.3%。其中国产主机游戏5款,占比29.4%;进口主机游戏12款,占比70.5%。
游戏审批变更:今年仅1款游戏进行审批变更,事由为变更客户端版本内容并增报移动版本。
而总量的锐减则印证了版号调控步入“深水区”的事实。从2018年至今,游戏版号审批总量已连续四年递减,但与去年受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导致10.5%的降幅相比,今年近50%的降幅则反映出了政策面较为明显的调控信号。
事实上,早在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并将“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产品数量”写入其中,“版号总量调控”政策也因此初露端倪。
而随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落地,游戏审批标准正愈发细致和严格,监管力度也正在进一步加强。
据今日《证券日报》报道,受制于游戏版号发放暂缓,许多中小游戏厂商出现了裁员甚至关停现象。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超30万家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的游戏相关企业。从2021年7月份至今,版号暂停发放的五个月内已有1.4万家游戏相关公司注销。作为对比,去年全年的注销数也仅为1.8万家。
GameLook需要指出的是,半年注销1.8万家并不能反应版号收紧对游戏业的影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于公司股份制改造、期权池设计、团队人员分布、税收优化等原因,许多游戏公司都会注册各种子公司、孙公司、壳公司,这导致企业数远大于实际游戏公司数量。相比之下,755个版号发放总数更能侧面反映当下活跃国内游戏企业的总量。
横向对比欧美、韩国等一些主要游戏市场的企业数、每年新游戏数,我们更容易理解这一数字背后的含义。
据美国娱乐软件评级委员会(ESRB)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该机构进行评级的游戏就已超过3万款。需要注意的是,参与评级与上市发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游戏在获取评级后并不会立即发售,甚至有不少三五年后才面世的产品。不过,全年3万款游戏送审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北美游戏市场每年新游戏供应量是很大的。
另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来自*主要的PC游戏平台Steam。根据SteamSpy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10661款新游戏在Steam发售,年新增游戏首度突破1万款大关。
而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发布的《2021韩国游戏白皮书》则提到,截至2020年底,韩国共有1046家游戏开发商与发行商,从业者人数约为44310名,同比增长12.5%。
由此再来看2021年中国发放755个游戏版号,按一支游戏研发团队两年研发一款游戏计算,假设明年的版号发放总量依旧保持在750个左右,那么每两年的版号总量仅能支持1500个游戏研发团队。而一家较大规模的游戏公司往往同时有多个团队在研发多个项目,按一家公司有3支游戏团队来计算,这样的版号发放量仅能支撑500家游戏公司的运作,也即韩国目前游戏厂商数量的一半。
显然,中国游戏产业的现有规模并不会只能容纳500家游戏公司发展。因此,面对版号总量调控政策,不少游戏厂商都在积极寻求经营战略的调整,更有不少公司直接将“出海”作为了首选项。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出海”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选择,包括SLG等众多欧美玩家较为青睐的产品赛道上已经愈发呈现出中国厂商“内斗”的局面,海外市场的竞争和“内卷”也已成为常态。而对中小游戏厂商而言,海外运营经验的缺乏、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买量能力不足等各种问题都使得“出海”并不算是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GameLook看来,无论是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还是国内收紧的版号政策,都是在倒逼游戏企业在“精品化”、“长线化”方面多下苦功。在版号发放总数有限且严管违规套取、交易版号的大背景下,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无疑难以维系其研发团队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而这样的产品即使放在海外市场,同样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
在《证券日报》的报道中,也有多位游戏行业从业者表示,近两个月中小游戏厂商频频裁员、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过度依赖老产品、精品游戏严重匮乏。因此,相较于出海,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精品化更应成为游戏企业的发展模式。想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政策监管的双重考验,唯有苦心孤诣,切莫心存侥幸。
早在2018年版号停发之后,南都记者曾调查发现,在相关社交平台或者二手交易市场存在“偷梁换柱”的生意,有许多“中介商”在兜售游戏版号,一个含有游戏版号、文网文等一些版权资料的斗地主游戏“马甲包”可以卖30万,“传奇”类游戏“马甲包”则高达50万。原游戏版号拥有方以运营权授权的形式将其游戏版权授权给买家,买家不能改游戏名称,但修改游戏内容就可以在应用市场重新上架。
如今,有媒体报道,相关游戏版号的价格再度疯涨。以仙侠类游戏为例,**授权的仙侠类版号价格在50万到70万之间,“传奇”类的更是天价,通常需要带名字、全渠道的游戏版号可达上百万。
主要经营:一般项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咨询策划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广告设计、代理;会议及展览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财务咨询;税务服务;融资咨询服务;商标代理;版权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地址位于武昌区中南路街武珞路460号聚豪华庭11层3室,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 ...
**,不涉及政治、军事、民族、宗教等题材内容,且无故事情节或者情节简单的消除类、跑酷类、飞行类、棋牌类、解谜类、体育类、音乐舞蹈类等休闲益智国产移动游戏;(以下简称“七大类”)
政策对第二类游 戏产生影响较大,不少游 戏公司都经历了办理游 戏版号遭拒,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公司仍然不知道游戏题材、系统标准、申请流程是什么。所以要么摸着石头过河,边改边看;要么就大改游戏,但这样的成本显然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承担的,并且周期很长。
游 戏开发遵守标准:《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移动游 戏内容规范》
申请流程:填写《出版国产移动游戏作品申请表》(见阅读原文),并在预定上网出版(公测,下同)运营至少20个工作日前,将此表及相关证照的复印件(一式两份)报送属地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七大类的代办主要跟有审核资质的出版社有关系,出版社审核后送审至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非七大类直接送审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此类代办主要跟省级出版社有一定关系。后面将详细解读)。
已经批准出版的移动游 戏变更游 戏出版服务单位、游戏名称或主要运营机构,应提交有关变更材料,经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理变更手续。
如果游 戏遵守相应标准开发,及相应申请流程,申请版号问题一般不大,主要是周期漫长。如果游戏版号申请被拒,可能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上述问题存在,游 戏版号办理不下来,审核部门会要求游 戏公司更改后再送审,周期漫长。
此前,游 戏上线需要两个备案:一个是游 戏运营备案,理论只有备案的游 戏才能运营收费;另外一个是文化部备案,规定“国产游戏自上线日内报文化部备案”即可。
然而游 戏要拿到这两个备案并不容易。申请游戏运营备案需要文化部的“文网文”证,而“文网文”要求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000万、无外资成分。
当下,企业并不能自主申请游戏版号,只能通过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单位(即具备资质的出版社)进行申报,同时需要有工信部ICP许可证,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外资股份占比不能超过49%。
总结:除文网文、ICP等公司类资质外,一款游 戏网上出版运营至少需要三个证——软件著作权、游戏版号、文化部备案,对应的相关部门分别是国家版权保护中心(软件著作权)、省或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版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版号)、国家文化部(文化部备案)。
文字稿包括:游 戏总体介绍、开发运营公司介绍、NPC人物对话、物品道具名称、技能列表说明、任务文本、防沉迷设置说明、游戏内的屏蔽词库等相关文字内容。
图片稿包括:游 戏NPC人物形象、玩家自选角色头像、物品道具图片、技能图片、场景图片、游 戏截图、操作界面等相关图片内容。
需提供3个防沉迷账号,3个普通账号(如为MMORPG,则配各等级人物账号)(注:帐号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3个成年人,也就是不纳入防沉迷的,不作要求。3个未成年人,也就是要纳入防沉迷系统的,要按照国家防沉迷要求来做。)2个普通无角色帐号。
录制时长为10分钟左右,包含游 戏登录过程、主要技能展示、游 戏场景及人物动作展示等信息。
不良游 戏,拒绝盗版游 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 戏益脑,沉迷游 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IT之家 12 月 28 日消息,今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 12 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 84 款游戏获批,网易《巅峰极速》等过审。
在版号暂缓发放近 8 个月后,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在 4 月份重新发放,此后在 5 月份再次停发,6 月份重新开闸,60 款游戏获批。此后版号在每月均有发放,逐步进入“常态化”,9 月发放 73 款,不过 10 月份版号未发,11 月发放 70 款。
IT之家注意到,本月并未有腾讯游戏过审,16 日腾讯发布三季度财报,高管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曾表示,公司在 9 月份已经获得了新的游戏版号,相信未来还会有版号发放,随着更多新游戏的发布,游戏行业的这种逆风将有所缓解,未来会持续向好发展。
一般多久?大概多少钱?关于版权号的注册有助于后期的维权,尤其是在游戏方面著作权开发软件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确保后期的运营,要在正式上线平台以后,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盈利,因此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关于申请过程中的时间和所需要的费用,下面鱼爪网小编和大家整理分享以下内容。
1、国产游戏版号办理时间周期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受理后60-90工作日完成游戏出版备案批复。
2、企业申请游戏版号的费用大概在3w左右,具体看公司满足的条件确定;企业申请游戏版号的价值是:版权维护:版权相当于游戏的出生证明,是保护开发者游戏著,作权的法律文件具有国家法律效应;游戏运营:
1、游戏研发单位授权或运营游戏产品需要具备游戏著作权,进行游戏著作权登记,也就是游戏版权登记;游戏运营单位和游戏出版单位需要签署一份出版合同,并将游戏申报材料准备好提交给出版单位,由出版单位进行对游戏出版申报材料进行核查;
2、由出版单位根据《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对游戏出版材料进行审查,出版单位审查通过后报至新闻出版广电市局,然后报备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行批评;
3、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批准后,由出版单位负责给该游戏光盘分配中国标准书号(ISBN)。
游戏版号申请一般多久?大概多少钱?的资讯鱼爪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以上全部内容,对于不同的游戏版权所需要的费用都是有所不同,还有申请过程中具体的办理时间,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具体结合游戏版号申请的状况。您的知识产权的需求鱼爪网的知产服务为您提供无忧优质办理。
上一篇: 游戏版号之为什么牵扯多个证件???
下一篇 游戏版号分类以及办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