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版号公司交易平台
游戏版号、苹果企业开发者账户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U交易)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
1337-8662-865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 联系人:1392-8451-954 伍经理
    电 话:
    传 真: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西岸银座B栋30
游戏版号转让 > 游戏版号资讯 > 从《瘟疫公司》的下架看游戏公司的版号合规策略|“游”法可依

从《瘟疫公司》的下架看游戏公司的版号合规策略|“游”法可依

分类:游戏版号资讯 时间:2023-03-08浏览:10

从《瘟疫公司》的下架看游戏公司的版号合规策略|“游”法可依

  近日,霸榜一个多月的《瘟疫公司》从AppStore下架,根据开发商在官网的声明,《瘟疫公司》下架的原因是由于公司收到通知,经中国国家网信办审查存在违反国内法律内容,并从AppStore下架。

  而几乎在相同的时间,中国区AppStore的后台审核页面出现一条新规定,移动游戏需要取得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准文号(版号)才可发布,截止期限是2020年6月30日。

  这样的时间巧合,很难让人不联想,《瘟疫公司》被下架背后的原因是否真的是由于苹果版号的新政策。

  据了解,也就是在这一时间点,北京市宣传部组织的一场游戏监管为主题的会议也传达出要严查无版号游戏的运营推广行为。而在更早之前,国家出版局还组织了对部分已经申请版号的内容复查工作。

  可见新一年版号仍然是游戏行业的合规重点。因此,我们特对苹果版号新政策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关建议如下:

  中国区AppStore的后台审核页面出现一条新规定,该规定称“根据中国法律,游戏需获得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颁布的批准文号。因此,请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向我们提供您计划在中国大陆发布的任何付费游戏或可提供App内购买项目的游戏的批准文号。您可以在下方输入游戏的批准文号及日期。更多详情,请查阅通知原文。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点击该页面蓝字“通知”,即跳转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网页并显示《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内容。

  目前看来,这个下发通知出现在新上架游戏的后台审核页面,但对于已经上架的游戏,苹果是否会按照同样的要求处理,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既然苹果开始进行版号要求,不排除该政策会在全平台进行要求的可能,因此游戏厂商应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

  由于国内大部分安卓渠道早已要求提供版号作为上线游戏的必要条件,因此很多无版号的游戏无法上线各大安卓渠道,然而由于往日苹果对游戏上架并无版号强制性要求,因此导致了很多无版号的游戏会选择上线APP STORE。但目前苹果这一新政策的出现,将导致了无版号游戏上线iOS平台已经成为不可能。

  这将必然导致有版号的游戏将变得更加珍贵,有版号游戏或者暂时无需版号的渠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将进一步导致游戏运营成本的增加。

  对于游戏行业,此次苹果新版号政策影响*大将是游戏行业“马甲包”业务,马甲包是游戏行业的一种独特的生态,顾名思义是将原有的一款游戏通过更换名称等方式重新上线,获取用户进而获得充值收入。此前,苹果也对于马甲包采取了技术查重的手段进行处理,处理后果包括无法通过审核、下架、封号等。此次新政策将进一步影响苹果“马甲包”的运营。

  此前苹果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对马甲包进行查重,对一批马甲包进行下架处理,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在马甲包上线的时候严格审核,导致游戏厂商在苹果商店运营马甲包已经非常困难,此次苹果的版号政策在游戏提交审核时还需要提交相应的游戏版号,这就进一步加大“马甲包”的过包难度,甚至可能导致“马甲包”玩法的消亡。

  在之前安卓渠道版号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导致业内引申出一种版号的新玩法即“套版号”的存在。据了解,为了实现游戏上线的版号要求,存在版号买卖、收购公司等方式形式上获得游戏版号,然后以此版号在渠道或平台申请上线游戏。

  然而版号审批的重点是游戏内容的合规性,而且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版号内容发生重大变更的,仍需要重新提交审批。因此,对于形式上通过套版号方式获得版号的游戏包或者马甲包,并不能规避版号政策,其运营仍存在风险。

  而且目前已有相关传闻,说监管机构在进行游戏内容与报审版本差异的复查,如此消息属实,“套版号”的游戏将面临极大的监管风险。

  苹果版号政策也可以代表着政府监管在版号要求方面进一步严格的信号,近年来在版号方面的诸多事件,包括监管机关对无版号游戏单位的处罚等均意味着政府在版号监管方面的进一步缩紧,版号的正规化和合规化将是未来的趋势,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公司应尽快梳理目前在苹果渠道已经上架或者拟上架的游戏情况,做好相应的规划。

  对于已经上线的“马甲包”游戏,与授权方协商将游戏名称变更为对应的版号名称,避免发生被下架的风险;

  如无法变更游戏名的,导致游戏可能需要下架的,提前做好推广预算和规划,避免因下架导致的推广成本的损失。

  (二)梳理现有联运协议,提前处理苹果“马甲包”无法上架或被下架可能引发的协议纠纷。

  由于APP STORE要求一个游戏对应一个名称,再加上新版号政策的要求,将导致一个游戏将只能有一个官方包可以上传。

  如公司存在曾与多个主体通过“马甲包”的方式共同在苹果渠道联运游戏情况的,将可能导致在苹果渠道无法上线或被下架的问题出现。

  1、可上线苹果渠道有版号的官方正版包的合作竞争将会加剧。如上文所述,苹果的此项政策将导致一款游戏将只能一个主体上线一款产品在平台运营,鉴于苹果渠道又是一个用户量级很大的,游戏厂商无法忽视和放弃的平台,将导致苹果官方包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对于后续如何选择苹果渠道的合作产品以及苹果官方包的如何选择合作商需要提前规划和考虑。

  2、在签署合作协议时,应重点关注版号由谁负责申请,以及合作终止之后的版号处理问题。由于无版号将会导致产品无法上架运营,因此极有可能出现双方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但是无法获得版号导致不能上线运营的情况,因此在签署合作协议时应提前做好相应的约定和责任承担的方式。

  3、对于接入或代理游戏过程中,审查游戏著作权文件、授权文件、版号文件等资质的同时,核查接入或代理游戏的内容与版号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发生变化。

  我们无法判断在版号的监管政策变得日益严格的同时,版号审批的速度或者进度是否会同步加快,但在目前情况下,版号的获得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比较困难,因此目前取得的版号都将非常珍贵,为了避免在取得版号后由于一些存在侵权或其他意外情形影响取得版号产品的上线运营,各公司在申请版号时需要慎重考虑以下问题:

  2、在申请版号之前,及时做好产品名称的商标侵权排查以及商标申请的准备工作,避免在获得版号之后,由于名称侵权可能导致的版号使用问题。

  3、在申请版号之前,自查游戏内容是否有侵权风险,避免获得版号的游戏将由于侵权风险导致无法运营。

  游戏公司在开发产品,或者发行公司在提前选择合作产品时,应提前考虑产品内容是否符合版号的相关审查标准,在游戏题材、价值观导向、游戏内容、游戏玩法的开发和设置方面是否符合审查要求,降低因为产品不合规导致的无法获得审批的风险。

  就在AppStore发布版号政策的时候,有消息称,今日头条发布应用资质提交的说明,要求游戏提供网络游戏出版物号,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6日,如该消息属实,加上安卓硬核渠道此前早已要求游戏应用提交版号批文才能上线,说明以后不管是游戏联合运营还是买量推广可能都需要游戏版号。因此游戏行业的各个环节,无论研发商、发行商还是联运买量方都更应该做好版号合规的应对策略,避免游戏版号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

  总体来说,不管是苹果或今日头条的新版号政策,还是中宣部的主题会议,都意味着网络游戏合规性要求将越来越高,虽然短期可能导致网络游戏行业的重新洗牌,但是长远来看,关于游戏的合规要求都旨在鼓励游戏企业创造原创、优质、精品的游戏内容,*终都将有利于游戏行业的长期良性竞争。

  杨杰律师团队为广悦律师事务所唯一的互联网律师团队。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提供定制化、精品化、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业务专长在互联网投资并购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信息安全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股权激励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商标及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互联网公司保密及竞业法律事务、合同法律事务、公司法律事务、诉讼法律事务等。现服务的客户包括腾讯微信、阿里巴巴集团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创业型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公司。客户涉及综合性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公司、互联网直播公司、互联网广告公司、互联网营销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多种类型的互联网企业。更多法律问题咨询及帮助,请联系杨杰律师团队,联系方式:139 2417 8163。

  《“游”法可依》第二期:广告素材抄袭频发,除了发律师函,游戏厂商还能怎么办?

  《“游”法可依》第七期:游戏公司需要注册哪些商标?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游”法可依》第十一期:一审YY被判赔2000万元,直播平台该“封杀”游戏直播吗?

  《“游”法可依》第十二期:《龙港麻将》启示录:房卡模式涉嫌赌博?棋牌游戏公司的冬天来了吗?

  《“游”法可依》第十五期:购买百度关键字被判500万,游戏公司该如何在推广中避免侵权?

  《“游”法可依》第十六期:“云养猫”游戏为何如此火爆?区块链游戏也难逃ICO的命运吗?

  《“游”法可依》第二十期:价值3000万的《花千骨》换皮案,专业律师是怎么看的?

  《“游”法可依》第二十一期:玩家私下交易账号,游戏公司到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游”法可依》第二十三期:家长*需要的儿童节大礼——防沉迷/家长监护/实名制

  《“游”法可依》第二十六期:“区块链第一案”,网络游戏行业维权的新选择?

  《“游”法可依》第二十七期:没有《互联网出版服务许可证》小米仍顺利挂牌,那你呢?

  《“游”法可依》第二十九期:起底近年来游戏行业的侵权案件——从大数据看司法保护的趋势

  《“游”法可依》第三十五期:举报买卖版号新规颁布,游戏行业真的要进入寒冬?

  《“游”法可依》第三十七期:个税改革与社保新规即将施行,互联网公司们关注了吗?

  《“游”法可依》第五十二期:《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已废止,游戏运营企业是否可以裸奔?!

  《“游”法可依》第五十三期:《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颁布,未成年人保护再次升级!

  《“游”法可依》第五十四期:“换脸”换出麻烦,刷爆朋友圈的“ZAO”因何引发“众愤”?

  《“游”法可依》第五十六期:圈内“老赖”层出不穷,互联网公司如何实现债权?

  《“游”法可依》第五十八期:股东离婚,互联网公司股权战争不得不重视的导火索?

  《“游”法可依》第五十九期:王思聪罗永浩被“限高”,公司老板的“欠债”风险?

  《“游”法可依》第六十二期:2019年度中国网络游戏行业侵权诉讼白皮书(节选)

  《“游”法可依》第六十四期:疫情影响下,互联网/游戏行业重点法律问题解答《“游”法可依》第六十五期:国内首例《王者荣耀》短视频侵权判决,对游戏圈意味着什么?

广东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棋牌五证)

  域名有效,正常年报,麻将版号授权,可以短期授权,长期授权,或者收购公司可谈~

  不带地名,百度户没开,微信和支付宝开通了能移交,域名都在,icp年报正常,麻将版号授权,可以短期授权,长期授权,或者收购公司可谈~

  方法1:筛选符合你要求的公司,下载卖家电话,直接联系卖家;谈妥后去《找代办》版块联系当地能够办理股权变更的商家,为买、卖双方办理股权变更。

  方法2:将你的需求免费发布至《求购》版块,让别人主动联系你,选择空间大,不吃亏。

  线上的每一笔交易都将受到平台保护,待变更手续办理结束后才会打款给卖家。

  “看上了一家公司,初次见面谈妥价格,需要付定金给对方,付了钱对方玩消失咋办?”

  “有人买我公司,前期只付了定金,刚刚去工商局签了字,从法律角度来讲,这个公司就不属于我了,对方要是不付尾款了怎么办?”

  上面两个问题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运气不好被骗也有可能。希望您在交易的过程中多加防范或选择在线交易,保障资金安全。

  公司申请网店需要一定的标准,比如:公司年限要1-2年以上、注册资本达到100W以上,经营范围要有自己业务的类目、纳税类型必须是一般纳税人。

  其实营业执照上面的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都是可以按照要求做相应的变更,基本上不会延长变更时间和增加额外成本(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全国大部分地区从小规模升成一般纳税人周期都很快,在不购买开票设备的前提下没有额外的申请费用,基本上当日申请,当日就能成为一般纳税人(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由于公司股权变更涉及工商、税务、银行等各个环节,需要专业人员来办理,本平台【找代办】的版块聚集了全国各地专业的股权变更代办人员,您可前往查找。

  目前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或统一的标准来定价,同样一家公司每个人的期望值不一样,导致对公司的估价差距较大。当前来讲大家只能根据各自所需,买卖双方互相协商交易价格。

  更多广州市公司转让

  更多代办信息

  交易成功后收取卖方转让款的1%作为服务费(提现时扣除),不收取买方费用。

  如果股东已过户给买家,原则上全额放款给卖家;如果股东未过户给买家,将扣取转让款的30%作为违约金放款给卖家,剩余70%退给买家。

10年来游戏公司发了多少版号?

  根据对广电总局公开信息的彻底梳理,我们统计出:2009-2018年,全国一共有约2万款游戏过审,其中80%是手游(尤其是国产手游)。由于国家政策的变更,大部分手游都是在2016年以后申请并获得版号的。

  从类型上看,获得版号*多的是棋牌类游戏,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其次是休闲类。在重度游戏中,RPG游戏获得的版号*多。2018年以后,我们预计棋牌类游戏很可能再也不会获批,对版号生态造成深远影响。

  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全国范围内获得版号的游戏共有19880款,包括国产和进口的端游、页游、原生手游、H5游戏及主机游戏。其中进口游戏仅1064款,国产游戏18816款;手游15843款,占比接近80%。

  手游是一个新生事物,从2013年才开始履行版号流程。2016年6月,广电总局宣布从当年7月1日起,所有上线运营的手游都需要办理版号,存量游戏不得不扎堆申请版号,整个“补票”流程直到2016年底才接近完成。

  从2016年7月到2018年3月,是游戏版号办理的“常态区间”,政策保持着稳定和宽松。其中,仅2017年就有9368款游戏获得版号。在此期间,手游成为了版号申请和发放的主力军,在大部分批次的版号中,都有80%以上的手游。端游、页游、主机游戏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在所有已经过审的手游产品中,进口手游仅524款,国产手游15319款。在历史上,国产手游的审批流程远比进口手游简单,而且曾经存在“国产手游版号申请绿色通道”(2018年以后已经不复存在)。H5游戏一共只有31款获得版号,远不及已上线游戏数量的零头,原因在于绝大部分H5游戏和小游戏以广告为变现手段,未办理版号。

  AR/VR题材游戏有12款获得版号,其中包括腾讯出品的《一起来捉妖》和黑桃互动的《捉妖手机》,以模仿《Pokemon Go》为核心思路,在玩法和技术上都缺乏亮点,短时间内难以成为新热点。此外,对于AR+LBS的玩法,国家监管部门持谨慎态度,这也限制了此类产品获得版号。

  广电总局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将手游分为两种:“七大类”与“非七大类”,前者是指“不涉及政治、军事、民族宗教等题材内容且无故事情节或者情节简单的消除类、跑酷类、 飞行类、棋牌类、解谜类、体育类、音乐舞蹈类等休闲益智国产移动游戏”,与“非七大类”相比,“七大类”游戏审批时间更短。与此同时,“七大类”产品都是轻度游戏,厂商研发成本更低,因此获得版号的手游一直以“七大类”产品为主。

  自从2013年开始发放手游版号以来,所有过审的手游产品当中,有38%是棋牌类,16%是益智休闲类;如果把消除、捕鱼、跑酷等“泛休闲类”游戏加起来,休闲类产品的占比还会进一步增加到31%。棋牌类和广义休闲类游戏总共占据了历年以来过审手游的69%。

  在重度游戏当中,RPG占据了15%,以MMO和ARPG为主,是名副其实的市场主流。中度玩法的代表——卡牌类型占比5%,曾诞生过《刀塔传奇》(后改名《小冰冰传奇》)《我叫MT》等早期的国民级游戏;不过随着RPG等更重度类型的崛起,卡牌游戏占比持续走低,大多为日漫和三国IP改编,目前仍有《FGO》《阴阳师》等爆款。

  SLG的占比略逊于卡牌,比前两年有较大增长,占比4%,IGG、Funplus、智明星通等依靠SLG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加上《乱世王者》《率土之滨》在国内市场的成功,让行业看到了SLG的未来潜力。MOBA游戏总共只有55款过审,还不足整个市场的1%,其中除了腾讯的《王者荣耀》,还有网易的《非人学园》《超维对决》《决战!平安京》、沐瞳科技的《无尽对决》、英雄互娱的《无尽争霸》、巨人的《虚荣》和盖娅互娱的《自由之战》等,但在《王者荣耀》一统天下的局面之下,后来者在国内市场的挑战均以失败告终。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重度游戏虽然贡献了整个市场的大部分流水,但是数量比例却不高。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早已进入了“头部集中”时代,“二八定律”大行其道,大型厂商都是依靠少数头部产品生存的。

  所以,我们固然需要关注版号核发的总体频次和数量,但是更要关注热门品类、头部产品能否获得版号,其中蕴含的不确定性很高。

  版号恢复之后,*大的政策变动可能发生在棋牌类:2018年,国家对棋牌类游戏进行了大规模整顿,腾讯《天天德州》等诸多热门游戏下线,地方棋牌游戏下线的数不胜数。棋牌游戏容易涉赌,即便运营方禁止赌博,玩家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变相赌博”,违反国家政策。我们预计2019年以后,棋牌类游戏几乎不再可能获得版号,从而释放出大量版号资源。

  2017年,总共有9368款游戏获得版号;2018年,国家提出了“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政策,但是没有给出具体数字。2019年,游戏版号究竟会缩水多少?对现有市场格局会造成多大影响?我们认为,游戏版号总数将大幅度缩水,甚至降低到巅峰期的30%左右;但是,由于棋牌类游戏淡出市场,重度游戏受到的影响可能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

  2018年12月底,游戏版号恢复发放,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是,十天之内两批次164款的核发节奏只能算差强人意。一方面,2018年4月-2018年11月版号核发暂停,造成了大量库存产品积压,按每月600款申请版号估算,也有近5000款游戏等待审批;另一方面,即便不考虑去库存压力,目前的审核速度也远不如2017年。

  2017年全国获得版号的游戏共9368款,核发数量*多的月份是1月,正好1000款,*少的月份是10月,也有580款。我们预计,在今年春节之前,可能还会核发一次游戏版号,使得2018年12月中旬到2019年2月初的版号发放数量达到200-250个。这个数字可以说非常低下,尚不足2017年月均发放数量的三分之一,不能满足游戏行业的需求。

  2017年,游戏版号总共核发了145次,其中3月份*多,达16次,*少的为6月份和10月份,各自也有9次。2017年全年,游戏版号月均核发12.1次,平均不到3天就会发放一批,次均核发版号个数为64.6个。相比之下,2018年底恢复版号之后,前两批分别核发了80个和84个版号,绝对数量并不少。问题在于,发放频率远远低于2017年。

  那么,2019年究竟将核发多少个版号?这取决于版号发放“常态化”之后的核发频率:如果每月3次、每次80个左右,全年将核发约3000个;如果每月只核发2次,全年版号数量甚至可能少于2000个。

  除非春节以后,版号核发频率大幅度提高,否则全年版号数量大幅度下降已成定局。或许这就是对“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政策的执行。

  对于游戏厂商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棋牌类游戏基本不再可能获得版号,从而空出大约40%的宝贵版号资源。这样看来,2018年堆积的版号申请有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全部解决。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之后,重度游戏受到版号政策的影响会相对较小,因为它们在全部过审游戏中的比例本来就比较低。当然,那些涉及暴力色情、违反国家政策的游戏除外。

  在对版号发放形势保持整体悲观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中宣部出版局会不会突然加快审批节奏,一次发放几百个版号,从而较快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一次核发100个以上版号的情况并不罕见,*多的一批(4月18日)甚至核发了230个。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对2019年游戏市场格局的判断有必要做出较大调整。

  必须指出,2017年之所以经常出现一次核发上百个版号的现象,与棋牌类游戏关系很大:棋牌类产品大同小异、审核简单,当时有些批次核发的版号甚至全部是棋牌类游戏。现在,棋牌类几乎不可能获得版号了,也就很难出现一次核发几百个版号的“盛况”了。无论如何,在监管政策变化很快的情况下,任何可能性都不能完全排除。

  自从2018年12月19日恢复游戏版号核发以来,版号审批速度远不如暂停之前,但考虑到机构职能调整刚刚完成、核发批次尚少等因素,我们暂时还不能下版号接下来都将以这个节奏发放的定论。

  不过,如果将版号审核与棋牌监管、总量调控政策和道德委员会的成立等事件联系起来看,我们认为未来版号审核的尺度一定会比以前更为严格,存在道德风险的游戏、山寨游戏、换皮游戏将无法获得版号,棋牌游戏也会迎来版号荒。监管政策对劣质游戏的清洗,可以有效降低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不管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利好头部厂商和原创厂商。

  有人认为:2019年游戏版号恢复之后,版号数量明显减少,将使得游戏供给出现“边际改善”,可以缓和整个市场的竞争,对行业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我们对上述观点表示坚决反对:游戏供给不但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在“端转手”红利耗尽的今天,游戏供给更有可能出现“边际恶化”。事实上,版号问题可能根本不是2018年手游市场增速急剧放缓的主要原因,版号恢复也就很难为2019年的手游市场提供足够的支撑。

  伽马数据的《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手游市场收入1339.6亿元,增速从2017年的41.7%下滑到15.4%。我们认为这个数字还略有高估,2018年手业收入的线%左右。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2018年行业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很多人认为是版号审批。

  不可否认,版号确实对行业增速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部分游戏因为内容不符合监管要求而无法获得版号,*典型的莫过于《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绝地求生:全军出击》两款手游,不仅因为版号问题无法变现,还对其他游戏形成分流效应,成为流量黑洞,影响行业整体营收。

  我们的独家爬虫数据显示,从2018年2月开始,《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一直是全渠道下载量*高的手游产品,直到11月才被《明日之后》暂时超越。其次,版号审核暂停导致部分厂商在老产品走完生命周期之后没有新产品可以接棒,老玩家在迟迟玩不到新产品的情况下流失掉了,这是整个手业的损失。

  但是,版号问题远不足以使得手业的整体营收增速骤然下滑到10%左右。首先,《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的巅峰期DAU在4000万以上,确实是一个“流量黑洞”,但是还不至于吸干整个市场的流量——要知道, 《王者荣耀》的巅峰期DAU约有1亿!此外,用户流量与营收体量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吃鸡手游对其他游戏收入的负面影响不一定有那么大。

  其次,版号并非游戏上线之前临时申请,而是在开发阶段就已备好,囤积版号是游戏行业的通行做法;市场份额越大的厂商,版号储备越丰富。

  据我们测算,腾讯的手游版号储备可供使用到2019年年中,第二梯队的厂商也大多可以撑到2018年年底,这意味着2018年的版号发放暂停并未对头部厂商造成致命影响 。*后,如今的重度手游产品在开发和测试方面的时间周期大幅拉长,毫不夸张地说,版号暂停发放的 8个月时间,甚至不如一些重磅产品测试调优所花费的时间。

  片面将2018年手业遭遇的问题归咎于版号问题,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偷懒行为。那么,手游市场还出现了什么根本问题?我们的答案是:“端转手”红利时代步入尾声,新游表现乏力。

  众所周知,中国手业在2013年开始的第一波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第二波增长则由IP驱动。在各类型IP中,“端转手”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成功的路径。

  2018年收入TOP100的手游中,端游IP改编产品收入占比37.5%,可谓一枝独秀。我们还需要注意:《王者荣耀》这款超级头部产品,名义上是原创IP,实际上模仿了端游《英雄联盟》;如果把它划入“端转手”行列,端游IP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

  问题在于:第一,端游IP的消耗速度永远超过其孵化速度。今天,国内知名端游IP基本已被消耗殆尽,有些还被多次改编,只余数款硕果仅存。

  2018年,《传奇》《奇迹》两款有十几年历史的老端游都被再次移植为手游,国产端游大作《魔域》第三次被改编为手游,就连《魔力宝贝》《石器时代》等“上古端游”都已经被搬上移动端。不仅如此,端转手之风甚至延及Steam和主机平台,《绝地求生》《堡垒之夜》《方舟:生存进化》《鬼泣》《上古卷轴:刀锋》……都是例证。

  第二,即便只看当下,新上线的端转手产品与以往的同类产品相比,在相同的榜单位置,用户量级和收入规模都有明显下滑,且其生命周期显著缩短。例如,《奇迹:觉醒》《魔力宝贝》都只在畅销榜前列停留了1-2个月,《传奇世界3D》只停留了1个星期。这说明玩家对“端转手”套路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一点也是手游市场增速下滑的*根本原因。

  因此,端转手狂欢之后,所有人都要面对即将来临的后IP时代所滋生的产品焦虑。

  敏锐的厂商都嗅到了后IP时代的味道,各个“新赛道”被先后提出,整个手业提了整整四五年的“产品为王”首次真正受到正视,《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等创新产品的成功,似乎昭示着游戏行业的未来,但是创新谈何容易?幸存者偏差的存在,往往让我们无视那些成功案例背后的枯骨。

  大厂商不同于小团队,先求稳方能求变,所以在短期之内尤其是2019年,端转手仍是游戏行业*大的主题,手握重磅产品的厂商无疑具备巨大的竞争优势,这些产品包括腾讯的《DNF》手游、网易的《梦幻西游3D》《暗黑破坏神:不朽》、完美世界的《完美世界》《我的起源》、游族网络的《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盛大游戏的《龙之谷:世界》和金山软件的《剑网3:剑指江湖》《剑网2:剑歌行》《*终幻想:勇气启示录》。

  必须指出,2019年很可能是“端转手”红利的*后一年。无论版号政策放宽还是收紧,都不改变这一事实。在“端转手”*后阶段的狂欢中,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向掌握端游IP资源的少数大型厂商集中。

  腾讯、网易两大巨头,“腾讯系”优质内容方,以及B站等细分市场霸主,将进一步侵吞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部分投资者和媒体至今还认为:版号恢复将有利于中小厂商扩张市场份额,腾讯、网易等巨头反而会受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客服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tag:

在线企业微信客服

Processed in 0.228515 Second , 57 querys.